自古英雄出少年,这句话绝非空穴来风。在历史上,许多青年英雄在年少时便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和能力。秦国时期的甘罗便是其中的典型,他在年仅十二岁时便登上了丞相之位,成为了世人瞩目的少年奇才。
而今天的十二岁孩子,或许仍然沉浸在懵懂的年纪,尚未经历世界的多样性与复杂性,而甘罗却在这个年纪便无所畏惧,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,帮助秦国一举拿下了十一座城池,而且没有动用一兵一卒。年纪虽小,但他的才能已经让人感到惊艳,未来无可限量。然而,令人惋惜的是,自从甘罗担任丞相后,他却渐渐从历史的舞台上消失了。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一个如此年轻且才华横溢的人,按理应该会受到重用,得到更多机会,为什么反而消失了呢?
展开剩余83%甘罗出身于秦国的名门望族,是左丞相甘茂的孙子,从小便在家族的影响下接触到深奥的政治谋略。他聪慧异常,学起这些纵横之术来也毫不费力,常常让周围人惊叹不已。十二岁那年,祖父甘茂去世,而甘罗也在这一年成功拜官为上卿,相当于丞相的位置。年纪尚轻,便坐上了这样高的权位,堪称天才少年。
关于甘罗的身世,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故事。有人说甘罗“只有娘,没有爹”,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原来,甘罗的母亲是位老丞相的女儿。某日,她与嫂子在城郊散步,正巧看到田间的谷子开始扬花,而田中竟然有一穗谷子提前成熟,令她十分好奇,便采下来食用。不久后,她便怀上了甘罗。事后,她将此事告诉了父亲,那位老丞相对此非常愤怒,因为在那个时代,家族的名节和声誉被看得至关重要。于是,老丞相亲自到田里查看,确实如女儿所说,谷子果然提前成熟。于是他命人挖掘三尺深,结果发现,这穗谷子竟生长在一个螺蛳壳中。甘罗出生时,便被取名为“甘罗”。他的聪慧与过人之才似乎早早便昭示了他的未来,正如那株早熟的谷子,甘罗从小便展现出不同凡响的智力。
另外,还有一则流传较广的故事,涉及甘罗的祖父甘茂。当时秦王听闻甘茂能找到公鸡蛋,便命他立即献上。甘茂一时感到为难,不知该如何回应。于是,甘罗决定替祖父出头,他上朝见秦王时,秦王询问甘茂为何未能到场,甘罗机智地回答:“祖父在家生孩子。”秦王一愣,随即怒道:“怎么可能,一个男人也能生孩子?”甘罗毫不慌乱地反问:“那公鸡又怎能下蛋呢?”秦王听后,顿时哑口无言,被甘罗的机智深深打动。
甘罗虽然生于秦国,但由于祖父甘茂被政敌陷害,甘家渐渐衰落,甘罗与家族一同逃亡至魏国。然而,甘罗从小心怀壮志,誓要为家族复兴。恰逢吕不韦喜欢招募门客,而他手下的门客达三千人之多,甘罗也成为了吕不韦麾下的一员。尽管甘罗才智过人,但因未能得到施展的机会,心中常感焦虑。幸运的是,不久后他终于迎来了展现才能的时机。
当时吕不韦计划联合燕国攻打赵国,而为了加强与燕国的关系,他派遣刚成君蔡泽前往燕国担任大臣。蔡泽在燕国卧薪尝胆三年,最终促使燕王乐喜派遣太子丹作为人质来到秦国。吕不韦意图通过此举与燕国合作,合力攻打赵国。然而,在告诉张唐这一计划时,张唐却出人意料地拒绝了前往燕国的请求。他解释道:“我曾帮助秦昭襄王攻打赵国,赵国对我恨之入骨,若是去燕国途经赵国,岂非送死?”
面对张唐的拒绝,吕不韦感到非常苦恼,不知如何是好。此时,甘罗主动站了出来,表示可以为吕不韦排忧解难,并承诺自己有办法让张唐前往燕国。吕不韦虽半信半疑,但还是决定让甘罗一试。于是,甘罗开始与张唐交涉。他首先问道:“你和白起,谁的功劳更大?”张唐回答:“白起在南方战胜了强大的楚国,又在北方震慑了燕赵两国,战绩显赫,当然不如他。”接着,甘罗又问:“那么,范雎和吕不韦,谁的权势更大?”张唐毫不犹豫地回答:“吕不韦的权势远在范雎之上。”
甘罗接着分析道:“范雎想要攻打赵国,却被白起阻止,最终白起被范雎处死。如果你不去燕国,吕不韦必定不会善罢甘休。”听完甘罗的话,张唐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处境,答应立刻前往燕国。
甘罗不仅成功说服了张唐,还主动请求帮助他打通赵国的关节,确保计划顺利进行。吕不韦对甘罗的机智与果断深感欣赏,并迅速向秦始皇报告。即使甘罗年纪尚小,但凭借他出色的智谋,吕不韦的任务顺利完成,也让秦始皇对他刮目相看。
甘罗到达赵国后,赵王亲自出迎,表示对甘罗的尊重。甘罗直言不讳地向赵王提出:“秦国与燕国联手攻赵,您若能送五座城池,我们将帮助您击败燕国。”赵王权衡利弊后,答应将五座城池赠与秦国。最终,赵国向燕国发起攻击,收复了三十六座城池,其中十一座被赠与秦国,甘罗以巧妙的外交手段,让秦国未动一兵一卒便获利颇丰。
甘罗的卓越才能赢得了秦始皇的青睐,遂被任命为上卿,相当于丞相。但令人遗憾的是,甘罗虽才华横溢,却在担任此职后逐渐销声匿迹,历史上并未对此有太多记载。或许是吕不韦因妒忌而除掉了甘罗,亦或是甘罗在吕不韦的势力下未能立足,但无论如何,他未能在历史上留下更长久的足迹,实在让人感到惋惜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盛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