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注意看这里——JQ900A型架桥机的液压系统管路接口,每200小时必须按这个扭矩复紧,这是雄忻铁路架梁安全的‘生命线’!”夏日的雄忻铁路施工现场,骄阳炙烤着钢轨,中铁六局丰桥公司党支部书记攥着扳手在轰鸣的架桥机旁示范操作,身旁围拢着一群蓝色工装的年轻身影。他们是2025年新入职的00后员工,正以这堂“沉浸式安全党课”为起点,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翻开职业生涯的第一页。
新员工参观钢筋加工厂房
8月的入职季,这群00后刚走出校园就收到了丰桥公司工会备好的“入职大礼包”:印有企业标识的防护安全帽、配齐沐浴露与防晒霜的洗漱包、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,还有量身定制的蓝色工装。“连防蚊虫喷雾都想到了,像收到家人准备的行囊。”来自江西南昌的新员工雷桐摩挲着工装袖口的反光条,眼里映着惊喜。
这份温暖延续在为期五天的入职培训中。安质环保部的“安全红线”警示教育、生产管理部的桥梁施工工艺课、党建工作部的企业精神宣讲、纪委综合室的廉洁从业提醒、人力资源部的职业规划指导——五部门联动的“入职第一课”,像精准咬合的齿轮,为新人校准职业航向。“原来一片箱梁的架设要经历二十几道质量检测,课本里的‘百年工程’藏着这么多细节。”新员工尹晨阳的笔记本上,密密麻麻记满了课堂要点。
8月3日的雄忻项目部座谈会上,公司总工程师胡正勇的嘱托掷地有声:“你们脚下的每寸土地,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脉。”优秀毕业生张奇则分享了自己从见习生到技术骨干的成长轨迹:“把师父教的‘笨办法’练到极致,就是最好的捷径。”项目经理王彦洪带着新人走进钢筋加工厂房,指着正在运转的自动化设备:“这台数控弯曲中心,就是咱们箱梁钢筋的‘专属裁缝’,全自动、不间断流水生产,尺寸标准,无需工人值守,省工、省料、省时、省事。”
“数据的准确不仅是保证安全制梁的前提,也是项目经营的关键,材料利用的最优化就是为项目争取利润。”在津潍项目部,试验室主任向见习生小马讲述试验知识。汗水顺着安全帽系带淌进衣领,在工装后背晕出深色印记,小马却只顾着把师傅说的一一记在笔记本上。
这是丰桥公司坚持17年的“导师带徒”制度的日常写照。自2008年推行以来,近四百名青年员工通过“一对一”传帮带成长为技术骨干,从京津城际到雄忻、雄商等铁路建设,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。如今,公司为每位新人配备“双导师”:业务导师传授施工技艺,生活导师操心衣食住行。
今年,获评集团公司2024年度优秀师徒的张志国与徒弟张奇就是典范,这对师徒用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专业技能,共同守护着工程质量的“生命线”。如今,张奇已成为试验室的技术新锐,师徒二人并肩奋战,用精准数据守护工程质量。他们的故事,是技术传承的缩影,更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。
近年来,丰桥公司坚持新员工岗前教育和过程培养,组织新员工加深对企业的了解,学习专业知识,使新员工尽快融入工作团队,踏实工作,积极进取,跟随企业发展的脚步,实现自身的价值。未来,丰桥公司也将会更加注重企业员工素养的培养提升,让每一位员工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。(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田林)
盛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